金年会

欢迎访问金年会创新创业科技园! 今天是:

通知公告

【返回到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四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

时间:2021-09-30    作者:    阅读:     字体大小: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科协、科技局、总工会等部门,各院所、各高校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和中国科协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的通知》(科协办发企字〔202119号)的有关精神,推进重庆企业和高校加强对TRIZ(萃智)等创新方法的实践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定于20219月至10月举办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四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自立自强

二、大赛目的

(一)激发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激发企业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抱负,为懂创新、会创新、敢担当的创新人才搭建舞台,让企业和大学校园的创新活力在积极竞争的良性循环中得到激发。

(二)提升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引导企业和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为国家“双创”工作的开展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双创”型复合人才。

(三)营造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为企业和大学生整合各类创新创业相关的科技服务,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企业和高校创新的内在动力,鼓励、支持真正的原始性创新。

(四)推动“金年会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创新方法工作在增强企事业单位创新动力和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推动“金年会中国”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总工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二)承办单位

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

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市创新方法研究会

(三)大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设在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负责大赛统筹及协调。

组委会下设立活动竞赛办公室,负责材料资格审查等相关事宜。

四、参赛对象及作品分类

(一)参赛对象

1.企业组:企业人员应为具备一定创新方法基础,并在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进行工艺改进、生产研发等。

2.学生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163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

3.教师组:教师应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开设创新方法课程(覆盖TRIZ、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各种创新方法)以及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相关活动的教师。

(二)参赛作品分类

1.企业组:应用类。

2.学生组: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创业类及高职高专类。

3.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五、参赛条件

(一)报名要求

1.企业组应用类

参赛对象为具备一定创新方法基础的企业内部创新方法应用骨干。参赛项目需由团队所在企业进行统一推荐,申报材料汇总后统一由联络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大赛组委会。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为3人。

2.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由所属高校负责安排联络员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由联络员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专业指导教师1人,TRIZ指导教师1人。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的所有参赛团队均需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

3.创业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163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参赛项目需由团队所在高校进行统一推荐。创业类参赛项目团队需经过20学时以上的TRIZ理论培训,由所属高校负责安排联络员指导参赛团队填写申报材料,汇总后由联络员统一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大赛组委会。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创业指导教师1人,TRIZ指导教师1人。

4.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讲授创新方法(覆盖TRIZ、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各类创新方法)以及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相关活动的教师。由各高校联络员统一组织推荐报名参赛,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由联络员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原则上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可推荐3名教师参赛,未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可推荐1名教师参赛,已获奖的教师三年内不许重复申报。

(二)作品要求

1.企业组应用类

企业应用骨干应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应用TRIZ等创新方法进行生产工艺与设备改进、研发等,并产生相关经济效益或成果。

2.学生组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

参赛作品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应构思巧妙,具有较强创新性、新颖性,原创性;参赛作品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突出的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赛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学生组创业类

参赛团队应结合团队自身经营的项目或产品情况,运用TRIZ理论工具进行技术革新或发明创造;参赛作品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参赛作品应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并具备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学生组高职高专类

本届赛事将高职高专院校原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和创业类统一更改为高职高专类,具体报名要求、作品要求与其他类别要求一致,需要单独填写作品申报书和汇总表。

5.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参赛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开展过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并产生相关教学和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专利、项目等)、教学PPT制作展示、案例应用于教学情况、创新方法教学改革项目的参与情况。参赛教师需指导过大学生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提交要求

1.企业组和学生组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括:发明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受理通知等、查新报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销售合同、订单、销售发票、用户使用报告等材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2.教师组

参赛教师需提交创新方法授课时长证明、2学时授课教案、2学时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及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如论文、论著、专利、教改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转化社会或经济效益等)。

六、大赛流程

(一)启动、申报阶段(20219-10月)

1.大赛启动。各企业高校开始进行参赛准备工作,确定企业高校联络员人选,并于2021108日前将大赛联络员信息表Excel版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

2.作品申报。各参赛单位提交参赛作品汇总表(盖章后扫描),同时将汇总表电子版(包括Excel表格)及大赛申报书电子版(具名版和匿名版)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其中企业组在109日前提交高校学生组和教师组在1021日前提交

(二)初评阶段(202110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函评盲审后, 评选出晋级总决赛的作品,并在大赛网站上进行公布。

(三)网上展示阶段(202110月)

网上展示作品简介,进行成果转化推介。

(四)总决赛阶段(202110下旬)

组委会对晋级总决赛的作品进行组织答辩并确定奖励等级(本届大赛企业组和学生组设特等、一、二、三等奖,计划共160名;创新方法教学成果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优秀组织工作者奖、优胜奖若干名),现场进行颁奖,同时在大赛网站公布。优秀作品将按照分配名额推荐进入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赛相应赛事。

(五)参加全国总决赛(202111月初)

按照全国总决赛分配名额推荐优秀企业组参加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天津)。推荐学生组和教师组参加第十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大学生TRIZ专项赛)。

七、相关事项

(一)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科协、科技局、总工会等部门及有关单位接此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积极开展大赛的宣传和推介活动,认真组织企业和高校团队报名参加创新方法大赛活动。

(二)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项目展示已做好线上活动预案,确保人员赛事安全,具体比赛形式另行通知。

(三)参赛作品的专利申请等权利原则上归属设计和制作人员。大赛组委会有选择参赛作品用于保存并展示的权利。参赛作品不得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对于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知识产权的,一切后果由参赛队和相关责任人负责。

(四)历届创新方法大赛(国赛、市赛)获得名次的同一作品不得再次参加本届大赛。

(五)所有类别参赛作品的申报书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

(六)大赛信息发布渠道

大赛官网:重庆创新方法网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cqcxcy

八、联系方式

(一) 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唐先龙:13372607779

(二)申报材料资格审查组联系方式   

汇总表、联络员信息表、大赛报送材料(邮件题目中需注明组别、学校或企业名称)电子版发送至cqtriz2021@qq.com

苏于东:15730636878

  勇:18580956210 

邮箱:cqtriz2021@qq.com     

 

附件:1.大赛联络员信息表

2.参赛作品汇总表

3.参赛作品申报书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总工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1929

 



【返回上一页】
XML 地图